買了13:27新竹出發自強號,上車後拿出車票,驚覺座位是12車16號,真是巧合。上車後疲累的睡著,醒來時看著窗外已是青翠的農田。

出了台南車站,朋友請假陪我去黃金海岸看夕陽,興達港吃蚵仔煎,吃古都碗粿 。看完夕陽後去旅館check in後,我們去吃了小南米糕,看孔廟夜景,莉莉冰果室吃番茄,沾醬是油膏加薑末。轉角看到一家布丁,進去買了布丁,泡芙。泡芙是現作,我們就在店裡當場吃完。

第二天朋友一早送我去孔廟,我就自己一個人開始摸索,孔廟前有很大廣場,禮門、義路矗立兩旁,中間一顆大榕樹可以遮蔭大半部的廣場,樹上好多松鼠跑來跑去,這幾棵百年大樹棵百年孔廟真是相得益彰,旁邊的操場好多小朋友在玩飛盤,玩遊戲。讓人對台南覺得很喜愛。

接著走到大南門拍照,對面的小豆豆還沒開張,頭上不停飛過經國號,可能跟南部演習有關吧。走在大南門,想到恰巧是十年前的暑假跟仰,組輔,鍾誠來這裡玩。大南門有大棵鳳凰樹、榕樹,讓我注意到這些古蹟都有大樹相襯,樹蔭加上蟬聲,讓人不覺慵懶,樹蔭下就看到有一老人悠閒的躺著。大南門保留算完整,半月形外廓以及外廓拱門跟內部城門不成一直線,都是戰略安全上的考量。旁邊有棟房子以前是廣播公司,現在是文化協會,展示著台南文史資料,它建築正面是難得的窗型不對稱。旁還還有個碑林區,看著以前的公告實在是有點繞舌。走回孔廟後,到福記吃肉圓,打個電話給小屁跟他報告目前吃的進度。


沿著孔廟到了圓環,有消防隊、市政府、氣象站、教堂都是很有特色歷史的建築,走到氣象站後的天公壇,看到沒見過的一些東西,旁邊的婦人告訴我那是消災祈福的,挑選你的生肖圖案以及小人玩偶,程序就不知道了。天公壇前是阿霞飯店,盤算著大概沒機會來這吃合菜。從大南門到孔廟,再到舊市府圓環,相隔那麼近有那麼多古蹟,目不暇給。


中午去吃周氏蝦捲,魚丸湯,到德記洋行,安平古堡參觀,這些古蹟對台南市民都不收門票,可是我朋友也已經二十多年沒來過。古堡對面的蚵仔煎很有名,天氣太熱吃不下,有家青草茶很道地,可是沒開。延平街上像一般老街賣一些紀念品,懷舊商品,不過多了一些賣蜜餞以及蝦餅的店。走進有名的永泰興蜜餞,對於這些鮮艷的蜜餞引不起興趣,隔壁有個文化館,可惜週五沒開,真是惆悵。天氣好熱,我們快快去吃安平豆花,太甜豆花也不好吃,小失望。


從安平回到市區,開始探索赤崁樓對面的武廟、媽祖廟,武廟內的"大丈夫"匾額最獨特,媽祖廟內的壁畫書法有可看之處。武廟旁的義豐冬瓜茶是老店,買了一杯冬瓜茶來喝,不覺得特別,倒是對冬瓜塊很有興趣,但是每天早上限量供應,還要領號碼牌。晚上我們去吃了擔仔麵,山根壽司,赤崁樓正巧有音樂會,這樣的夏夜很適合出遊。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楔子

光陰的故事裡有一段是李立群一早起床盥洗沖澡後,圍著浴巾打開鐵門拿報紙,陰錯陽差的門被風吹上,於是他就開始一段努力開門過程,只有下半身圍著浴巾。

這樣橋段很熟悉,法國片就有好幾部類似劇情,艾曼紐琵雅穿著火辣睡袍全片中熱情演出,比起李立群要好看很多。 我記得以前跟 Lynch 說起這種電影,他貢獻了一個他以前看過的橋段,主角也是一個男人,出門拿的不是報紙,而是人家送到家門口的法國麵包,那男的連浴巾都沒有,只好用法國麵包遮住重點部位,的確是很恰當(現在想想用甜甜圈應該更恰當,不過那時候沒有 Mr. Donut,不會聯想到)。後來那男的肚子餓了,把法國麵包吃了,呵呵,女性觀眾有福了。

今天(94/06/05)跟仰道別後,回到家卻進不去,我沒帶key可以開門進去,而大姐要到晚上才回來。還好我有穿衣服,也有車可以代步。我琢磨著到哪去好呢 ? 到了國中母校對面,可惜沒有壹周刊,看看時報周刊也好。望著以前教室,印象最深刻的是坐在旁邊的女生,一天竟然穿著黑色內衣來上課,白色制服怎能遮掩,不知他感受如何,她送給我一張彈鋼琴照片,一直壓在書桌玻璃墊下,後來是不見了。心理回憶起很多事情,從國中到現在,就像影片剪輯般快速放映,打開電腦來記錄我喜愛的導演,電影的確陪我度過很多時光。


小津安二郎
唉,女兒要嫁人了,真是捨不得。 老男人向老友幽幽說出心裡感受。老友安慰他:你也別難過,畢竟我們也都娶了別人的女兒。

穿的那麼正式,是參加葬禮嗎? 居酒屋女主人問候進門的老客人。
恩,算是吧。
其實他才剛從女兒婚禮回來

小津安二郎,擅長描寫人生中的經歷,總是流露著淡淡的無奈,卻是令人在三回味,後勁十足。他的電影深深影響著他的影迷,有些人甚至以相同電影手法來表達對小津最大敬意,其中之ㄧ就是侯孝賢。當我再看一次戀戀風塵,祖孫兩人在劇終時,無言相對望天簡直讓你覺得在哪看過,我揣測這是侯導要表達對小津東京物語的喜愛。

小津的電影步調很慢,要很用心品嚐,他習慣把攝影機放在人坐在榻榻米時眼睛的高度,然後就不在移動攝影機,讓演員很自然的出鏡入鏡,這點我在悲情城市中祭拜祖先一幕感受到侯孝賢又再一次對小津致敬。聽說小津在電影開拍前,會把要拍的景先畫下來,(黑澤明也是這樣,當這些畫完成時,電影已經完成了,剩下只是把它拍出來給觀眾看)只是黑澤明未當導演時是畫家,這些畫可能比較有收藏價值。

偶爾,不是常常,小津還是會展現一些幽默感。例如小孩們愛玩比賽放屁的遊戲,其中總是由一個小孩贏得比賽,有一小孩說:誰叫他爸爸是在瓦斯公司上班。

沒看過他的電影又何彷,電影無法表現人生苦樂之萬分之一,活的真切體驗著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的無奈就比小津還要小津。

布紐爾

兩個男人在咖啡廳裡聊天,其中一個男人顯然不專心,不時偷喵隔桌性感風情的女郎,那女郎也大方地賣弄風騷。男人沒禮貌地離開座位約那女生就近風流快活,沒想到當他把女人內褲脫去,竟然看到小腹上寫著:布紐爾在此像你致敬。

這是布紐爾捉弄他的豬哥編劇的手法,當Lynch 跟我說著這故事時,我就對這導演很有好感,開始去視聽圖書館看他的作品。有段時間我寫信也都愛在信尾寫:Renoir在此向你致敬,我想他們不知道這典故,但是我卻有捉弄人的樂趣。 

你問我老有何好處,我告訴你,我不再有(性)慾求不滿的困擾。

布紐爾幽默風趣的語調,讀起他的自傳非常趣味。自傳中他談到死亡,也不改風趣。死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從棺木爬出來,到書報攤買所有報紙,回到他棺木悠閒的看著,想到世間發生那麼多事,都跟他沒關係了,很輕鬆。後來我入伍受訓時,第一次放假到三溫暖休息,就要服務生把過去一週報紙給我,翹著二郎腿看看過去一週世界上發生的事情。

在一次電影討論會中,大家口沫橫飛的分析一位導演的電影,最後由也出席的導演做結語,大家都希望他能對自己電影多做分析說明,他很簡短說:請不要再討論,開始用心看我的電影。

感謝很多朋友,他們聽過我一次又一次膚淺的述說著一些喜愛的電影,卻不曾抱怨,至少沒有當著我的面。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六送沂凡去參加學測,以前抱在懷裡的娃兒現在竟然要考高中了。回想以前考高中情景時,竟然會跟舞動人生中礦工父親帶著兒子赴京趕考的影像聯想一起。兒子在車上發現父親一輩子沒去過倫敦,這次是第一次,不可思議說:你怎會從來沒去過倫敦,他是首都耶!父親不好意思,擠出一句幽默的話:倫敦又沒煤礦。

下午接沂凡回家後,到IKEA跟Michael碰面,帶他們去吃瑞典肉丸,IKEA餐廳的確是價廉物美。時間過的挺快,回憶起以前去阿嬌的店、朱銘美術館,有趣的經驗。

晚上外婆阿姨都來,因為二姐次日一早飛機,我把很多以前拍的相本拿出來給大家觀賞,自然是增添很多笑聲樂趣。

週日早上,外婆已經來到家中坐著,二姐混亂的收拾梳洗,沒能跟外婆好好說上幾句話。我聽到鄰居跟外婆聊天,外婆說下次她再回來,不知道能不能見的著。聽到著讓我覺得很感傷,出發時我把倒車把車窗搖下,讓姊跟外婆說再見。離開機場到海邊走走,風很大天有點黑,怕是要下雨了,我的心情莫以名狀的情緒濃的化不開。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峽跟鶯歌,我稱他們為雙子城,有一段時間他們是我很容易打發一天的地方。先到鶯歌走走看看一些店家有什麼新作品,看看陶芝林美麗老闆娘,不知道她姓什麼,我應該給她一個代號,叫十三姨好了。再到三峽藕園聊天,剛好有一次巧遇中元普渡,老街封閉成行人專用道,路上桌子排著延續近百公尺,桌子中間擺著各式各樣的民俗祭品,兩旁才是給一般民眾擺放的位置。

祭品很早就擺出來,有裝飾美麗的麵龜,用冬瓜、芋頭、紅蘿蔔雕刻
的各種動物,還有各種造型的捏麵人。阿暉跟我說這些東西在祭拜後
都是可以讓人帶走的,所以接近祭拜完畢時人潮漸漸多了,大家都站
在想要的東西前面,準備搶喜歡的祭品。

除了傳統的祭品,也有符合時代演進的遙控汽車,小朋友就聚集在
這些吸引他們的玩具旁,摩拳擦掌的等待祭拜完畢後,能夠搶到這
些玩具。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趁著三月陽明山花季,搭260公車道陽明山前山公園下車,花季果然
名聲響亮,到處都是人,還好我們來的早,還不至於像士林夜市那樣
摩肩擦踵。

逛完陽明山公園,我們休息一會後就準備登紗帽山,以前常爬大屯山
、七星山,紗帽山總是被我昏略,不曾納入考慮行程。這次賞完花,
任由孟書安排行程。
登山步道沿途都有林蔭,路程約只有一公里即登頂,山頂上有開闊視
野。

(左圖)前山公園仰望紗帽山(右圖)紗帽山頂展望極佳,大屯山曲線畢露

傳說日據時代陽明山有毒蛇研究中心,日本戰敗後把毒蛇都放生在紗
帽山,小時候看牛頓雜誌就有介紹紗帽山生態,其中一張照片就是紗
帽山中的青竹絲,所以對這座山一直有點畏懼。現在毒蛇難見蹤跡,
登頂後發現風景竟是如此美麗,坐在山頂大石上眺望大屯山、七星山
,往下可以看到完整中山樓。
(左圖)鳥瞰中山樓(右圖)天母古道上看紗帽山

我們坐在山頂上休息很久,太陽很大但是風更大,所以不覺得炎熱,等到阿杰跟我們會合,我們才由另一方向下山。一路陡下後揭陽金公路,走一段路接天母古道,開始是一路下坡的階梯,中間是最美的平緩道路,常可見到老外在此跑步,平路盡頭有一商家賣山藥冰淇淋,真的很好吃。 我們吃完冰淇淋後,走完最後下坡階梯到天母,這段階梯旁邊就是大水管,所以又稱水管路古道。

天母古道可眺望梯田,還可順道去林語堂紀念館走走。

在天母逛街很舒服,沿途走走看看,經過明月堂,正值草苺季節,買個草莓大福解饞。到大葉高島屋坐著看魚吃大福,爬完山的疲累都沒了。晚餐跑去誠品忠誠店後面義麵王排隊,可是有人太餓了不堪久候,所以我們就去吃泰國菜。

雖然很多地方會一去再去,回味再三,但是去了沒去過地方,都會很開心,以前紗帽山都是路過不入,沒想到山上展望太好,讓我印象深刻,平時登山不常出現的Eagle也來了,真是快樂豐收的一天。

紗帽山:643m
此次成員: Richie,Wendy,Monsu,Eagle,阿杰, Paggy, Renoir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華陶窯李老板得知三義有個陶藝家劉小評,在那生活創作,後來看雅砌雜誌
介紹她的工作室,就被那風景著迷,決定要去探訪。趁著桐花季,招集朋友一
起前往,第一站就先到還原倉房。店內提供飲料餐點,也展售陶藝作品、CD,
不敢在裡面拍照,所以只在外頭拍照。好天氣時在外頭坐著飲茶,的確很愜意。
四月雪小徑入口在三義木雕博物館旁,只有前面路段有油桐花,整段路有樹蔭。路程不遠就到慈濟茶園。
慈濟茶園是慈濟功德會的產業,是醫院預定地,目前還有一大片茶園跟相思樹林。整齊乾淨的廣闊茶園非常美麗,相思樹下有健身設備,慈濟在旁邊蓋了簡單房舍展示志業,也有販售一些有機商品。黃昏時造訪此地,紅土在黃昏下特別美麗。

離開慈濟茶園後,到三義街上九鼎軒買客家米食,覺得紅豆粄很好吃。街上的亞太古美術,老闆很有品味,把一二樓空間布置的很文人氣息,跟老闆聊天時,仔細觀察他神情語調,會聯想到旅遊探險頻道的酷男的異想世界。
(0414)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離天后宮很近的新祖宮,是鹿港唯一官建的媽祖廟,所以廟內的千里眼、順風耳
是穿官服的,而旁邊整付的儀仗,可想見出巡威嚴。
有別於天后宮的香火鼎盛、氣勢非凡,新祖宮坐落在小巷中,很多遊客從天后宮
走到老市街會不注意而錯身而過。剛到新祖宮覺得這間廟有點落寞,進香客鮮少
到這來祭拜,拜亭內擺著幾把椅子給附近老人坐著聊天,邊拍照邊聽著老人家聊
些什麼,是很好的背景音樂。
拜亭屋頂是歇山式,屋脊中間是福祿壽,下方有南極先翁及八仙排開。旁邊有龍、鳳、大象剪黏,我覺得這頭大象很可愛幽默,有別於一般龍鳳剪黏。

最右邊是南極先翁,其餘八仙除了唯一女性何仙姑認得,其餘都很難辨識,八仙每個人物坐騎不同,辨認不出也無損樂趣。
主殿門片雖然沒有華麗裝飾雕刻,可是幾句勸世對文讓人三思。廟內門板有幾幅繪畫,線條簡單,我喜愛這幅無根的蘭花(我自己取的)。
老市街整齊街道,兩旁相鄰的老店鋪讓人走入時光隧道。我有一次在大雨後到老市街逛,當年改建排水設計不良導致店舖都淹水,店家忙著整理善後,我走進一家有營業的店鋪,老闆知道我對民俗有興趣,說起他家閣樓有些老東西,還讓我上去參觀。
以前鑿井花費不貲,不是家家戶戶可以負擔,有人把井鑿在家裡門口,一半在圍牆內供自家使用,另一半在圍牆外供沒有井的鄰人使用,讓人感動古人的淳樸厚道體貼。

我跟Alex在隘門拍照時,隘門前一戶人家主人正好出來,看到我們在拍照,又馬上退回門邊等候我們拍好,我們放下相機跟他打招呼,主人用著特殊鹿港腔閩南語(像施振榮的腔調),跟我們說著隘門的典故,還推薦我們要去看看意樓。不過可能遊客太多喧嘩,後來再去時看到請勿喧嘩的牌子,從書法讓我回想起當年主人的文雅。但心理有失落感,就像看到九曲巷裡的彭城堂風韻斑駁的木門竟然換成鐵門一樣。

中山路以前是不見天街,因為鹿港靠海,冬天風大夏天又熱,商人們就在街上搭起屋棚,號稱不見天街。利用屋棚高低落差,可以達到採光、防風、防雨,所以有"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 "形容。白天男人做生意,女人家就利用上面的走道串門子,可以兼顧到隱私。可惜早已拆除,無法領會當年建築巧思。晚上把街道兩旁的門關上,又有防盜功能。 這棟建築有美麗塔樓,我選它是中山路第一美。在塔樓附近,有家阿振肉包生意火旺,跟Alex經過時排了很長隊伍,我們一邊聊天也不覺無聊。看到每人都是好幾盒帶走,輪到我們時跟老闆說要兩個,他還很訝異。

辜顯榮故居,目前開放為民俗博物館,喜歡屋前迴廊楊柳,即使夏日坐在涼亭中也覺得涼意。旁邊古風樓整修後開放,採預約有解說,是很棒的行程。角樓二樓展示完整竹製家具,想像能置身其中喝午茶該有多愜意。
我最喜愛在黃昏時從天后宮出發把白天走過路線再來一次,新祖宮、金門館、老市街、市場(吃完東西在帶杯楊桃汁)、九曲巷、意樓、最後到龍山寺,體會有別於白日的風情,尤其眾多遊客不見了,把鹿港還給當地人。
龍山寺號稱台灣紫禁城,可想見其格局宏偉,走入其中,可以感受到異於天后宮的熱鬧氣氛,那種寧靜肅穆的感覺油然而生。三川殿正面非常精美,可是風調雨順四大天王石雕風化嚴重,難以辨識。(東方持國天王:手持寶劍揮之生風象徵風,南方增長天王:手托琵琶象徵調。西方廣目天王:掌傘遮雨象徵雨。北方多聞天王:身盤小龍或拘蛟滑順象徵順)

寺旁沒有吵雜的蚵仔煎、小吃攤,龍山寺旁有一家鹿港燒賣著陶瓷,還有三輪車遊鹿港服務。旁邊新開一家類似玉珍齋的店,我進去後跟看店的老婆婆聊天,大概清楚是 跟玉珍齋同一家族,沒有玉珍齋的傲慢,老婆婆很客氣得讓我試吃好幾樣東西,我覺得比玉珍齋好吃,大概是加了人情味的關係吧,觀賞完店內簡介及老照片,打包一盒點心走。

太極八卦窗,八卦內螭虎環繞,四個角落有蝙蝠,表示"賜福"。
抱鼓石,風格跟天后宮很像。從天后宮走到這裡腿有點累了,坐在長凳上休息,聽著修行居士誦經。


走近三川殿,中庭有一戲臺,抬頭望見台灣最大的藻井,跟Alex用35mm鏡頭,人躺在地上都無法把全景拍下,那時才覺得需要廣角鏡頭,藻井最上方是一龍頭,畫工精細栩栩如生。

意樓,有著哀戚動人的故事,遙想一位新嫁娘在閣樓上等候著赴京考試的先生,楊桃樹長成了,人老了卻盼不到相公回來,真是悔教夫婿覓封侯。在意樓下徘迴,為何這故事不像羅蜜歐與茱麗葉那樣行銷成功呢?

走在中山路上,玉珍齋像不用錢似的,我走到隔壁一家破舊店面跟老闆聊天,他一邊做著鳳眼糕,作好馬上給我試吃,我看到店內天花板都崩塌、也沒多少餅盒陳列,跟玉珍齋真是天壤之別。告別落寞的老闆,走回香客大樓,街道上稀疏的人影,在天后宮前駐足,沒有白天的喧嘩,這夜,怕真的來臨了!

回到天后宮香客大樓,走廊、房間內都掛有鹿港著名景點照片。喜歡趴在窗邊鳥瞰鹿港夜景,看著日昌行那麼的安靜,想像以前繁榮景象,海邊是一片漆黑防風林,一直線的路燈是西濱公路。涼風徐徐吹來,真令人不捨入睡。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第一次去鹿港是Alex帶我去的,我們在87年農曆過年約好就出發了,我也沒好好 做功課,因為Alex不久前才去過,所以我就懶惰的依賴他帶路。Alex是很適合去 鹿港的玩伴,因為他對古蹟有興趣也有研究,到一處古蹟仔細瞧慢慢拍照,不需要 去顧慮他的感受,不需要擔心他覺得無聊無趣。第二天又Call IC,他從台中趕來 跟我們在龍山寺拍照看古蹟。
事先我查了資料可以住天后宮香客大樓,可是過年期間竟然沒有房間,我們倆就在
老街上找旅社。街上的小旅社房價不便宜設備又差,我實在沒有意願住這種地方。
又回到香客大樓,坐在大廳看著好多人來詢問客房都失望走了。櫃檯跟我說有一間
團體房房價三千多,可以容納24人,很多家庭聽到都不考慮就走了,我盤算一下就
把它訂下來,Alex真是nice,就順著我的意沒提出異議。我心裡琢磨著,不過沒有告訴Alex,後來看到一群十多人的家庭來詢問房間,當然又吃了閉門羹,我看他們應該好相處,就上前表明我有一間24人團體房,如果不介意可以跟我們共住,房價依人頭均分,他們有點猶豫,因為有女眷,我指著Alex說我們都是老實人,大概是Alex的慈眉善目說服他們,我們就只付幾百元住在像羽球場大的房間,他們十幾個人睡在角落,我跟Alex就睡在另外一邊。這次去鹿港住宿、車費、小吃,我們每人花一千元左右,真是划算。

之後迷上鹿港,每年都會來住香客大樓待個兩天,天后宮是第一站欣賞拍照的地方。

進天后宮前,先留意牌樓前的地上,配合著陰陽五行,地上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案(這是Alex提醒我要注意觀察的)。天后宮是三開山門,照古制只有皇宮、帝王陵寢、孔廟會有五開門尊崇,但是現在可以看到七開門的廟宇。

面對廟宇,右邊稱龍邊,左邊稱虎邊,入廟祭拜要從右邊門進去,左邊門出來,取其入龍門出虎口之意。左右兩邊下方會有龍虎堵,上方會有石雕,龍邊身堵上的石雕通常是有一武將手持戰旗,另外有一童子舉著球,「旗、球」取其諧音「祈求」。虎邊是武將手持戟,右上方有一隻蝙蝠口啣樂器磬,「戟、謦」則取其諧音「吉慶」,龍虎邊的石雕就點出人們到廟裡的目的。下圖是虎邊的吉慶石雕,屬剔地起突法,可惜武將右手持戟的部分及謦下方流蘇有損。
翻閱我第一次去鹿港拍的照片,跟這張(三年前拍)取景光線幾乎一模一樣,覺得很有趣,黃昏時陽光讓石雕陰暗呈現出立體感。

龍邊腰堵的唐明皇愛牡丹,青斗石為材質,採「水磨沈花」(陰雕)的雕法。虎邊則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三川殿正門的抱鼓石 ( 青斗石,螺旋形 ),現代很多新廟喜歡選用上面刻龍刻虎的抱鼓石,雕工粗糙反而覺得不知藏拙,天后宮的抱鼓石簡單線條,卻是那麼迷人,總是忍不住用手指沿著螺旋走一遍。


側門兩邊有春梅、夏荷、秋菊、冬牡丹供養在花瓶中,取其四季平安之意,可以好好觀賞。看到這不需急著入廟,正門邊的四片石窗非常美麗,通常會被旗幟擋住,我都會把旗幟搬開,拿把板凳站上去好好觀賞。
下圖中揮舞長槍的武將是馬超,在追趕曹操,人物馬匹表情栩栩如生,每次來這我都要撫摸這匹馬,此石窗是用內枝外葉法(透雕法)。


三川殿正面麒麟堵,以淺浮雕呈現,民間一般認為廟宇牆堵低處不適宜雕龍刻鳳,而麒麟象徵吉祥,位階又較低,所以常被拿來使用在廟宇牆堵低處。


石窗下方石雕也不要忽略,螭虎造型的香爐,耳是用螭虎頭造形,稱作螭虎爐,取其祈福祿諧音,四角落有蝙蝠,四蝠取其諧音「賜福」。



觀賞至此,還沒進到廟裡,看了三種石雕技法,就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一進門抬起頭來,觀賞八卦藻井(又稱蜘蛛結網)。 八卦藻井下方是八仙人物,這跟三峽祖師廟是一樣。八仙上方還有八個人物,方別為漁、樵、耕、讀及"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八卦藻井中的四愛之一:和靖詠梅,下方是八仙的藍采和。北宋林和靖,隱居山中,以梅花白鶴為伴,人稱梅妻鶴子。


藻井下方有四對獅座,由不同師傅雕刻,其中獅座有李鐵拐,是施金福師傅所雕刻,因為施師傅行動不便,所以他特別愛雕刻李鐵拐。


蟾蜍座


藻井下方樑柱的鰲魚(匠師李煥美之作),傳說為龍子,嗜吃火(另一說是嗜吐水),所以廟宇裡都會有鰲魚來避免祝融之災(另有獨佔鰲頭、科舉高中的說法)。天后宮的鰲魚,不管是色彩、線條、神韻都是經典之作。傳說龍生九子,每個都有不同個性嗜好,依照這些傳說把它們放置在廟宇適當地方,觀賞這些龍子是欣賞傳統建築的樂趣之ㄧ。


三川殿的通樑上,分別有獅座及象座,上方分別有"人生四暢"的木雕作品,代表著庶民形象也能進入廟堂宮殿,這是施金福師傅的作品。

伸懶腰、象座,那大象很可愛。                         掏耳朵、獅座。

三川殿牆上有二幅的大型壁畫,伯牙學琴圖,是柯煥章師傅的作品。

李鐵枴臥禪是鹿港書法家黃天素作品,上有黃天素的題款曰:「幕天兼席地,處處得安閒。雙蝠翩翩舞,壺中不老丹。絢章黃天素敬寫。」
畫中李鐵枴悠閒醉臥,手枕於葫蘆上,眼神望著飛翔的蝙蝠(約在其膝蓋上方最上面處),取其"福在眼前"涵義。我習慣一大清早趁廟裡人少,在長板凳上擺著相同姿勢,跟李鐵拐合照。


一般廟宇正門門神多半為秦叔寶、尉遲恭或是神荼、鬱壘,兩邊側們則是太監、宮女,手持加官晉祿的吉祥物。 天后宮正門門神為秦叔寶、尉遲恭,由彩繪匠師郭新林所繪製,因為風吹日曬雨淋斑駁的很厲害。



側門兩邊的八卦門上的宣揚忠孝廉節的鞠躬盡瘁(忠);望雲思親(孝);楊震辭金(廉);蘇武牧羊(節)等故事。

吊筒(又稱垂花),純粹裝飾用沒有建築結構上作用,是用整塊木頭雕刻,流蘇跟鏤空充分展示匠師的完美工藝。



柱珠(也稱柱礎),是位於柱子下方,除了固定柱子外,也隔絕木頭柱子與地面直接接觸而受潮腐爛。天后宮的柱子整根是石材,所以柱珠純為裝飾成分大。三川殿中的柱珠造形多變,有蓮花造型,有四方形,多邊形。




正殿、後殿、側房都有可觀之處,不過寺廟正殿、拜殿都因為香火鼎盛,東西都會被香薰黑,實在很可惜。天后宮是很好的寺廟教材,最好是清晨或是黃昏前往,避開眾多信徒,可以優閒觀賞拍照,這些雕刻在清晨中也變的特別迷人。


附註:一般廟宇中常見雕刻題材:

四愛:指的是羲之愛鵝、淵明愛菊、東坡試硯、和靖詠梅;也有加上唐明皇愛牡丹、周敦頤(茂叔)愛蓮等作不同的組合。


四聘:指的是歷山聘舜、渭水聘賢(文王聘子牙)、商湯聘伊尹、劉備聘孔明。


人生四暢:指的是生活中四件舒暢的事情,分別為伸腰、掏耳、撚鼻、搔背。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澳門,是古董圈內對光華商場邊古董市集的那幫人的稱呼。因為那邊古董市集老闆大部分都是澳門過來的大陸人,他們多半是家族經營,有人專門在大陸蒐集貨品,有人負責在台灣賣。這些古董呢,大部分是假的,老闆多半是不識貨,古董買賣只是營生,不表示他們有專業。所以去那逛,殺價一定狠,真品也當作是膺品砍價,但是有個處處通行的規則,當還價後,老闆如果願意賣,你不可後悔不買,否則老闆一定翻臉。

跟阿暉去有個好處,他眼光銳利,可以在一堆亂的陳列中,發掘出好東西。靠著古董獲利這些澳門仔多半可以在台北買樓,阿暉口中的澳門也是在光華擺攤,他跟老婆兩人各看顧一個攤位,在中和有一兩層的房子,阿暉帶我去他家直接挑貨,這位澳門算是有點古董常識,為人也老實,所以偶爾可以發掘一些好古董。每次阿暉在他那發現膺品,就會拿起來仔細端詳,然後跟澳門說:來,這件東西我看不太懂,你幫我上課一下。澳門就會不好意思靦腆的說:不要看這個啦。

澳門有個四片彩繪百子圖屏風因為不方便擺在光華商場賣,所以託阿暉在藕園賣,上面繪製各式各樣小孩的玩耍,有點像嬰戲圖。這個屏風作工、畫風精細,保存又好,擺在店內很吸引人駐足觀賞,可是詢價者多,但是價錢令人止步,澳門又不肯降價,所以每次都可以觀賞到它。

以孩童嬉戲為主題的繪畫叫做嬰戲圖,這種描繪孩子可愛活潑的畫作,象徵多子多福的喜氣,很受民間喜愛。我注意到這個屏風所有小孩都是男生,大概是重男輕女吧。
右圖明顯可以看出紋路,這是木材、底漆、顏料膨脹係數不一而造成。
右圖不知是在玩什麼遊戲
各式各樣的燈籠
在池子戲水,前方有一小孩全裸背面入鏡

捉迷藏,前方小孩眼睛矇布當"鬼"。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咕嚕從上海回來,正值油桐花季,因此大家相約去獅頭山賞花,車上咕嚕拿出我託購的民瓷、紫檀家具的書,我一直稱讚他有眼光,買的書都很棒。
峨眉的獅山遊客中心是由學校改建,配合油桐花季有山歌演唱,我們登上二樓陽台,有棵巨大油桐花盛開。旁邊就是藤坪步道入口,顧名思義這條步道可以看到藤蔓盤繞樹頭,簡介上說有鴨腱藤及血藤。
我們是從獅尾出發,沿著柏油路一直往上爬,這條路很像是產業道路,只是現在不能行車了。到一涼亭後左轉走六寮古道,沿途樹蔭參天,遊客稀少,是大夥喜歡的路線。
繞一圈回來後,也該吃午餐,再往南開到南庄,吃完午餐就走桂花巷到木造郵局。超過百年的郵局已經不營業的,裡頭展示著老照片及以前生活器具。
<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有一陣子幾乎每週都會去鶯歌逛,當老街停車場塞車時,我都把車停在老街對面的福德宮,但是隨著遊客越來越多,廟前竟然畫了停車格,廟方收起停車費了。停好車後沿著中正二路走下坡, 快到文化路十字路口左邊,有一家佈置雅致的小店,沒有老街擁擠人群,風韻十足的老闆娘把店裡布置的很優雅,我總會在那停留一會,跟她聊聊天,她也有爬山習慣,登山時撿到的枯枝、隨著時令開的花朵都會成為他佈置店內的素材。她有一旋轉櫃的蔡曉芳作品,多屬小件作品,像是小茶杯、蛋壺、小茶葉罐,多半是蔡老師拿手的仿汝窯。

中正二路、文化路交叉路口有家叫做西湖陶坊,名片上是寫尤美的店,尤美是老板娘名字,是個性非常直爽的大姐,每次去總會泡茶給我喝,都是大碗喝茶,我最喜歡聽她抱怨鶯歌的一些惡質競爭或是鶯歌老街的一些變化。有時候聊天中,她想要吃什麼東西,會要求我去幫她買,或是她有事要外出一下,就叫我幫他看店,如果有客人來,就請他們等候。她店裡還有一種設計精巧的湯碗,底下可以點火,冬天吃飯就不怕湯涼。 一次遇到幾個客人,來買茶杯及茶杯袋子,這袋子它可以防止茶杯碰傷,袋口是用方便取用的鬆緊帶作束口,他們跟我說這樣出門可以隨身攜帶自己喜愛的杯子又環保。

到尤美的店,我會注意有哪些新作品,她也歡迎我拍照。志野釉我不是很喜歡,但這兩把壺造型很討喜,作者沒去注意。
尤美的店沒有吸引人的櫥窗造型,店內陳設像是個雜貨店,不注意可能就馬上走出去,那就錯失很多好東西。她是鶯歌擺設最多谷川子的作品的店,事實上在其他店很難看到谷川子作品。

古川子的作品以岩礦壺著稱,他自己煉土,加入台灣大理石或是唭哩岸石,這樣燒出的茶壺就像是在水裏加麥飯石,可以使水質更好喝。不過我不知道這樣道理對不對,但是他的茶壺的確好看。拿起來端詳,看看壺底的標價要小心不要把壺給摔了,那可是名貴的很。

古川子茶海作品
古川子茶壺作品
下面兩張是林明進的柴燒,我偏愛柴燒那種質樸、粗礦的特質。柴火燒窯時,木材的落灰跟陶土中的礦物質在高溫中產生化學反應,使得陶瓷有上釉效果,而這效果又是不可預測,所以柴窯吸引著一些特定族群的收藏者以及陶藝家,我覺得大多數的陶藝家的柴燒作品都大同小異,比較欣賞林瑞華的柴燒,但是他的作品價格買不下手。

明進個性風趣,在三峽老街藕園對面頂下一個店面自己開店,他在屋子後院佈置一個池子養魚,還搬了一個小土地公廟放在池邊。店裡有個閣樓,上去看著他的陶藝藏書,累了就躺下睡午覺。他的作品喜歡在杯子、茶盤旁放隻猴子(我想那是猴子,沒跟他求證過)。

鶯歌其他常去店有雲水草堂、陶華灼。雲水的東西很不錯,走高價位定價策略,東西觀賞價值超過實用價值,先入為主覺得老闆很生意人,所以漸漸不愛去了。
陶華灼李老闆很積極開發商品,每次去都可以看到一些新的陶藝作品,櫥窗擺飾很棒也常更換,他的店強調陶藝生活化,常有一些很討喜又值得玩賞的小東西,像12生肖文鎮、收納式的茶具組等等。他也喜愛古董民藝,常常一坐下聊天忘了時間。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華陶窯位於苑裡火炎山麓,令我一去再去,因為在一個地方可以健行、捏陶、美食、賞景。但是他只接受團體預約,所以都是利用部門旅遊推選地點時,強力推薦華陶窯。

把車子停在停車場,已經有指定的解說員在此等候我們,他引領我們行走田間小徑至華陶窯,遠遠就看到雅緻的紅磚黑瓦建築錯落火炎山腳,靠近時聽到一陣陣鐘鼓聲,這是華陶窯的迎賓禮。一進門先讓大家歇腳,喝杯欖仁茶。隨後解說員帶領我們導覽整個園區,解說燒陶製陶歷史,我注意到園區內的駁崁應該是就近取材大安溪的石頭,問解說人員得到證實。在後山植物園裡栽植很多台灣原生植物,上千顆蝴蝶蘭正在盛開。四處可見的詩牌,仔細閱讀其文字讓人深深體會在這裡時序變化的感觸。三月清涼的天氣在觀景台上遠眺鐵砧山、大安溪沖積平原,喝著園方擺放的欖仁茶,很舒服。

導覽一圈回來剛好可以用餐,園方提供"割稻飯",客家人農忙時的粗食。把一般家常菜色:魯豆干、魯肉、筍乾、菜烳蛋...放置在大陶缸中,每個人拿著大陶碗自己取用,大概是環境優美加上走路體力消耗,割稻飯吃起來特別好吃,食量多了好幾倍。吃完飯才有空檔自己四處逛逛,飯廳隔壁展售各種紀念品以及柴燒作品,剛剛吃飯用的碗也有販售。
下午是捏陶時間,每個人領一塊陶土,老師講解完要領後大家就開始各自努力。

我一直希望有機會可以在華陶窯過夜,觀賞夕陽、夜景。鐵砧夕照是台中著名景色,而在華陶窯是看鐵砧山最佳景點,可惜它只開放到下午四點,怎麼不像六福村有星光票呢?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軍艦岩是台北北部著名景點,位於榮總後山,可以從榮總或是陽明大學登上,也可由北投照明寺旁的登山步道前往,它標高僅192公尺,表示只要二三十分鐘即可登頂。雖然當天不是晴朗天氣,但是登頂後還是可以享受360度視野,關渡平原、台北盆地、淡水河、大屯山、觀音山只須轉身即可一一觀賞。
左圖:威靈頓山莊                   右圖:軍艦岩,後為文化大學

左圖:遠眺新光三越                 右圖:遠處觀音山,向左延伸是林口台地

照明寺以前有司馬相如、卓文君等才子佳人的蠟像,所以又稱情人廟,但是現在已經轉型供奉釋迦牟尼。它不像台灣四處可見的寺廟,是仿泰國寺廟照形建造,我總是把它跟東海教堂聯想一起,廟旁有很多羅漢塑像才提醒我這是佛寺,不是教堂。
軍艦岩夜景也很美麗,在涼爽天候時可以先到石牌吃完薑母鴨,趁暖意未散時登高。或是健行後,到陽明大學內的布查花園用餐,位於校園內半山腰,晚上一樣可以邊用餐邊賞夜景。校園口的書局、咖啡廳氣氛很好,健行後到這看看書、點杯飲料糕點,生理心理滿足都有了。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五寮尖去過次數屬不清楚了,它高639公尺,走完約三~四小時。登山口就有一家雜貨店可以補充飲水,步上石階後沒多久就是陡上,幾十分鐘的陡上,很快的道路及溪流就在腳下,很累很辛苦,還好是在樹林中,不是那麼炎熱,但也全身是汗。撐過這對爬坡後,後面就是苦盡甘來的驚險刺激路線。稜線緩和後,先看到就是這道爬坡,以前旁邊是沒有欄杆、繩子,現在安全多了,不過還是不能大意。


約再走20-30分鐘路程到峭壁雄風斷崖,風景非常優美,我最喜歡坐在上面欣賞對面小山頭的一顆松樹。
從峭壁雄風斷崖下去後登上小山頭,只要五分鐘就可以登上,回頭眺望峭壁雄風斷崖,兩條垂直的白線就是人走出來的痕跡。


左圖:從峭壁雄風斷崖下去,有繩索可以攀爬。         右圖:登獨立山頭

之後的路程就是在樹林中走路,到鞍部前難免有些攀爬,通過五寮尖斷崖需要小心點,雖然沒有峭壁雄風斷崖那樣壯觀,但是沒有繩索。通過鞍部後取右下坡,半小時後即可抵達公路,再走回登山口,在雜貨店買瓶冰涼飲料,登山幾小時就是為了享受這個暢快。

爬完山後回到三峽,到市場吃碗滷肉飯、滷豆腐、肉羹湯,這一攤是一對姐妹、弟弟、媽媽照顧的小攤子,我每次去一定要坐在攤前位子,聽著他們一家人邊忙碌(因為生意太好)一邊聊天,每次熟人經過,都還會聊天打招呼。吃飽後再逛逛市場,走到福美軒買個牛角麵包。雖然這家店常賣到缺貨,可是每次去都跟老闆說我只要買一個,他都會從包裝好的袋子裏拿出一個給我。再踱步到祖師廟,老街每家骨董店去串串門子,最後到藕園泡茶聊天,交換最近生活上的發現。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包粽子

離端午節還有段時間,但是因為二姐在國內,所以週日媽媽就先包了粽子要給二姐嚐鮮。
先把糯米蒸熟,加上泡了一晚的生花生去炒,這樣就很好吃,糯米不會生硬,加上鬆而不爛的花生,我早餐就吃了一碗。

滷過的肉、香菇,肉只要有一點點肥,口感才不會過於乾澀,又不能太肥以免膩口。

蘿蔔乾剁碎,加入油蔥、蝦米去炒。
當這些料備好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媽媽把衣架擦乾淨,抬到桌子邊,原來是要掛粽子用的,真是生活智慧王。

包完粽子把Yvonne叫起床,媽媽要帶她去拜土地公,保佑考試順利,Yvonne問:土地公懂英文嗎? 當他們提著水果往外走時,我跟Yvonne說:我跟你去,土地公跟我很熟,可以幫你說情。

中壢紅樓聚餐

中午本來要去全家福聚餐,大姐說中壢店比桃園店好吃,打電話去預定竟然額滿,所以我提議去紅樓,就是喜歡在老房子裡吃飯。 紅樓對面就是停車場,中午時太陽很大,家人都進去入座,我顧著在外頭拍照。
一進入餐廳,是紅樓旁邊新建的建物,挑高的天花板,吊扇垂吊著,讓人不感覺外頭炎熱。後頭是中庭,有噴水小池、石橋,高大樹木更添涼意,過了中庭是包廂,用餐環境很好,跟二樓包廂別有一番風味。

二姐說這一週中研院給她演講費,所以要請客,也由她來點一些想吃的菜。我們吃了豆酥鱈魚、梅干扣肉、生菜蝦鬆、蛤蠣絲瓜、蛤蠣湯、醉雞等等。

紅樓建築面積不大,二樓只有容納一桌,在那用餐氣氛一定很棒,我趁菜未上之前跑上去拍照。牆上掛著明星海報,多半是聽過沒見過,像是樂蒂、白光。 包廂外頭是迴廊,可以很近觀賞隔壁劉氏古厝屋頂。
結帳時送了一張貴賓卡,三代同堂吃飯可以打八五折,這個立意甚佳,讓我對這家餐廳印象更好,暄軒聽到說:多虧有我跟姐姐才可以打折。

桃園文化局網站簡介
地點及面積:位於中壢市正大街11號
興築年代:約為1910年代
交通方式:由新屋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市區方向,左轉正大街約五十公尺便抵
          紅樓。
簡介:紅樓是中壢著名的劉氏古厝燃藜第的附屬建築物,係由劉氏先祖興橋公於
     1910年代所興建。紅樓的建築樣式神似英國人19世紀中後期發展的殖
     民地樣式建築(Verandah Colonial Style),據稱採用進口紅磚營
     建,應為模仿其造形的擬洋樓建築。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