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離端午節還有段時間,但是因為二姐在國內,所以週日媽媽就先包了粽子要給二姐嚐鮮。
先把糯米蒸熟,加上泡了一晚的生花生去炒,這樣就很好吃,糯米不會生硬,加上鬆而不爛的花生,我早餐就吃了一碗。

滷過的肉、香菇,肉只要有一點點肥,口感才不會過於乾澀,又不能太肥以免膩口。

蘿蔔乾剁碎,加入油蔥、蝦米去炒。
當這些料備好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媽媽把衣架擦乾淨,抬到桌子邊,原來是要掛粽子用的,真是生活智慧王。

包完粽子把Yvonne叫起床,媽媽要帶她去拜土地公,保佑考試順利,Yvonne問:土地公懂英文嗎? 當他們提著水果往外走時,我跟Yvonne說:我跟你去,土地公跟我很熟,可以幫你說情。

中壢紅樓聚餐

中午本來要去全家福聚餐,大姐說中壢店比桃園店好吃,打電話去預定竟然額滿,所以我提議去紅樓,就是喜歡在老房子裡吃飯。 紅樓對面就是停車場,中午時太陽很大,家人都進去入座,我顧著在外頭拍照。
一進入餐廳,是紅樓旁邊新建的建物,挑高的天花板,吊扇垂吊著,讓人不感覺外頭炎熱。後頭是中庭,有噴水小池、石橋,高大樹木更添涼意,過了中庭是包廂,用餐環境很好,跟二樓包廂別有一番風味。

二姐說這一週中研院給她演講費,所以要請客,也由她來點一些想吃的菜。我們吃了豆酥鱈魚、梅干扣肉、生菜蝦鬆、蛤蠣絲瓜、蛤蠣湯、醉雞等等。

紅樓建築面積不大,二樓只有容納一桌,在那用餐氣氛一定很棒,我趁菜未上之前跑上去拍照。牆上掛著明星海報,多半是聽過沒見過,像是樂蒂、白光。 包廂外頭是迴廊,可以很近觀賞隔壁劉氏古厝屋頂。
結帳時送了一張貴賓卡,三代同堂吃飯可以打八五折,這個立意甚佳,讓我對這家餐廳印象更好,暄軒聽到說:多虧有我跟姐姐才可以打折。

桃園文化局網站簡介
地點及面積:位於中壢市正大街11號
興築年代:約為1910年代
交通方式:由新屋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市區方向,左轉正大街約五十公尺便抵
          紅樓。
簡介:紅樓是中壢著名的劉氏古厝燃藜第的附屬建築物,係由劉氏先祖興橋公於
     1910年代所興建。紅樓的建築樣式神似英國人19世紀中後期發展的殖
     民地樣式建築(Verandah Colonial Style),據稱採用進口紅磚營
     建,應為模仿其造形的擬洋樓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