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鹿港是Alex帶我去的,我們在87年農曆過年約好就出發了,我也沒好好 做功課,因為Alex不久前才去過,所以我就懶惰的依賴他帶路。Alex是很適合去 鹿港的玩伴,因為他對古蹟有興趣也有研究,到一處古蹟仔細瞧慢慢拍照,不需要 去顧慮他的感受,不需要擔心他覺得無聊無趣。第二天又Call IC,他從台中趕來 跟我們在龍山寺拍照看古蹟。
事先我查了資料可以住天后宮香客大樓,可是過年期間竟然沒有房間,我們倆就在
老街上找旅社。街上的小旅社房價不便宜設備又差,我實在沒有意願住這種地方。
又回到香客大樓,坐在大廳看著好多人來詢問客房都失望走了。櫃檯跟我說有一間
團體房房價三千多,可以容納24人,很多家庭聽到都不考慮就走了,我盤算一下就
把它訂下來,Alex真是nice,就順著我的意沒提出異議。我心裡琢磨著,不過沒有告訴Alex,後來看到一群十多人的家庭來詢問房間,當然又吃了閉門羹,我看他們應該好相處,就上前表明我有一間24人團體房,如果不介意可以跟我們共住,房價依人頭均分,他們有點猶豫,因為有女眷,我指著Alex說我們都是老實人,大概是Alex的慈眉善目說服他們,我們就只付幾百元住在像羽球場大的房間,他們十幾個人睡在角落,我跟Alex就睡在另外一邊。這次去鹿港住宿、車費、小吃,我們每人花一千元左右,真是划算。

之後迷上鹿港,每年都會來住香客大樓待個兩天,天后宮是第一站欣賞拍照的地方。

進天后宮前,先留意牌樓前的地上,配合著陰陽五行,地上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案(這是Alex提醒我要注意觀察的)。天后宮是三開山門,照古制只有皇宮、帝王陵寢、孔廟會有五開門尊崇,但是現在可以看到七開門的廟宇。

面對廟宇,右邊稱龍邊,左邊稱虎邊,入廟祭拜要從右邊門進去,左邊門出來,取其入龍門出虎口之意。左右兩邊下方會有龍虎堵,上方會有石雕,龍邊身堵上的石雕通常是有一武將手持戰旗,另外有一童子舉著球,「旗、球」取其諧音「祈求」。虎邊是武將手持戟,右上方有一隻蝙蝠口啣樂器磬,「戟、謦」則取其諧音「吉慶」,龍虎邊的石雕就點出人們到廟裡的目的。下圖是虎邊的吉慶石雕,屬剔地起突法,可惜武將右手持戟的部分及謦下方流蘇有損。
翻閱我第一次去鹿港拍的照片,跟這張(三年前拍)取景光線幾乎一模一樣,覺得很有趣,黃昏時陽光讓石雕陰暗呈現出立體感。

龍邊腰堵的唐明皇愛牡丹,青斗石為材質,採「水磨沈花」(陰雕)的雕法。虎邊則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三川殿正門的抱鼓石 ( 青斗石,螺旋形 ),現代很多新廟喜歡選用上面刻龍刻虎的抱鼓石,雕工粗糙反而覺得不知藏拙,天后宮的抱鼓石簡單線條,卻是那麼迷人,總是忍不住用手指沿著螺旋走一遍。


側門兩邊有春梅、夏荷、秋菊、冬牡丹供養在花瓶中,取其四季平安之意,可以好好觀賞。看到這不需急著入廟,正門邊的四片石窗非常美麗,通常會被旗幟擋住,我都會把旗幟搬開,拿把板凳站上去好好觀賞。
下圖中揮舞長槍的武將是馬超,在追趕曹操,人物馬匹表情栩栩如生,每次來這我都要撫摸這匹馬,此石窗是用內枝外葉法(透雕法)。


三川殿正面麒麟堵,以淺浮雕呈現,民間一般認為廟宇牆堵低處不適宜雕龍刻鳳,而麒麟象徵吉祥,位階又較低,所以常被拿來使用在廟宇牆堵低處。


石窗下方石雕也不要忽略,螭虎造型的香爐,耳是用螭虎頭造形,稱作螭虎爐,取其祈福祿諧音,四角落有蝙蝠,四蝠取其諧音「賜福」。



觀賞至此,還沒進到廟裡,看了三種石雕技法,就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一進門抬起頭來,觀賞八卦藻井(又稱蜘蛛結網)。 八卦藻井下方是八仙人物,這跟三峽祖師廟是一樣。八仙上方還有八個人物,方別為漁、樵、耕、讀及"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八卦藻井中的四愛之一:和靖詠梅,下方是八仙的藍采和。北宋林和靖,隱居山中,以梅花白鶴為伴,人稱梅妻鶴子。


藻井下方有四對獅座,由不同師傅雕刻,其中獅座有李鐵拐,是施金福師傅所雕刻,因為施師傅行動不便,所以他特別愛雕刻李鐵拐。


蟾蜍座


藻井下方樑柱的鰲魚(匠師李煥美之作),傳說為龍子,嗜吃火(另一說是嗜吐水),所以廟宇裡都會有鰲魚來避免祝融之災(另有獨佔鰲頭、科舉高中的說法)。天后宮的鰲魚,不管是色彩、線條、神韻都是經典之作。傳說龍生九子,每個都有不同個性嗜好,依照這些傳說把它們放置在廟宇適當地方,觀賞這些龍子是欣賞傳統建築的樂趣之ㄧ。


三川殿的通樑上,分別有獅座及象座,上方分別有"人生四暢"的木雕作品,代表著庶民形象也能進入廟堂宮殿,這是施金福師傅的作品。

伸懶腰、象座,那大象很可愛。                         掏耳朵、獅座。

三川殿牆上有二幅的大型壁畫,伯牙學琴圖,是柯煥章師傅的作品。

李鐵枴臥禪是鹿港書法家黃天素作品,上有黃天素的題款曰:「幕天兼席地,處處得安閒。雙蝠翩翩舞,壺中不老丹。絢章黃天素敬寫。」
畫中李鐵枴悠閒醉臥,手枕於葫蘆上,眼神望著飛翔的蝙蝠(約在其膝蓋上方最上面處),取其"福在眼前"涵義。我習慣一大清早趁廟裡人少,在長板凳上擺著相同姿勢,跟李鐵拐合照。


一般廟宇正門門神多半為秦叔寶、尉遲恭或是神荼、鬱壘,兩邊側們則是太監、宮女,手持加官晉祿的吉祥物。 天后宮正門門神為秦叔寶、尉遲恭,由彩繪匠師郭新林所繪製,因為風吹日曬雨淋斑駁的很厲害。



側門兩邊的八卦門上的宣揚忠孝廉節的鞠躬盡瘁(忠);望雲思親(孝);楊震辭金(廉);蘇武牧羊(節)等故事。

吊筒(又稱垂花),純粹裝飾用沒有建築結構上作用,是用整塊木頭雕刻,流蘇跟鏤空充分展示匠師的完美工藝。



柱珠(也稱柱礎),是位於柱子下方,除了固定柱子外,也隔絕木頭柱子與地面直接接觸而受潮腐爛。天后宮的柱子整根是石材,所以柱珠純為裝飾成分大。三川殿中的柱珠造形多變,有蓮花造型,有四方形,多邊形。




正殿、後殿、側房都有可觀之處,不過寺廟正殿、拜殿都因為香火鼎盛,東西都會被香薰黑,實在很可惜。天后宮是很好的寺廟教材,最好是清晨或是黃昏前往,避開眾多信徒,可以優閒觀賞拍照,這些雕刻在清晨中也變的特別迷人。


附註:一般廟宇中常見雕刻題材:

四愛:指的是羲之愛鵝、淵明愛菊、東坡試硯、和靖詠梅;也有加上唐明皇愛牡丹、周敦頤(茂叔)愛蓮等作不同的組合。


四聘:指的是歷山聘舜、渭水聘賢(文王聘子牙)、商湯聘伊尹、劉備聘孔明。


人生四暢:指的是生活中四件舒暢的事情,分別為伸腰、掏耳、撚鼻、搔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