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幾乎每週都會去鶯歌逛,當老街停車場塞車時,我都把車停在老街對面的福德宮,但是隨著遊客越來越多,廟前竟然畫了停車格,廟方收起停車費了。停好車後沿著中正二路走下坡, 快到文化路十字路口左邊,有一家佈置雅致的小店,沒有老街擁擠人群,風韻十足的老闆娘把店裡布置的很優雅,我總會在那停留一會,跟她聊聊天,她也有爬山習慣,登山時撿到的枯枝、隨著時令開的花朵都會成為他佈置店內的素材。她有一旋轉櫃的蔡曉芳作品,多屬小件作品,像是小茶杯、蛋壺、小茶葉罐,多半是蔡老師拿手的仿汝窯。

中正二路、文化路交叉路口有家叫做西湖陶坊,名片上是寫尤美的店,尤美是老板娘名字,是個性非常直爽的大姐,每次去總會泡茶給我喝,都是大碗喝茶,我最喜歡聽她抱怨鶯歌的一些惡質競爭或是鶯歌老街的一些變化。有時候聊天中,她想要吃什麼東西,會要求我去幫她買,或是她有事要外出一下,就叫我幫他看店,如果有客人來,就請他們等候。她店裡還有一種設計精巧的湯碗,底下可以點火,冬天吃飯就不怕湯涼。 一次遇到幾個客人,來買茶杯及茶杯袋子,這袋子它可以防止茶杯碰傷,袋口是用方便取用的鬆緊帶作束口,他們跟我說這樣出門可以隨身攜帶自己喜愛的杯子又環保。

到尤美的店,我會注意有哪些新作品,她也歡迎我拍照。志野釉我不是很喜歡,但這兩把壺造型很討喜,作者沒去注意。
尤美的店沒有吸引人的櫥窗造型,店內陳設像是個雜貨店,不注意可能就馬上走出去,那就錯失很多好東西。她是鶯歌擺設最多谷川子的作品的店,事實上在其他店很難看到谷川子作品。

古川子的作品以岩礦壺著稱,他自己煉土,加入台灣大理石或是唭哩岸石,這樣燒出的茶壺就像是在水裏加麥飯石,可以使水質更好喝。不過我不知道這樣道理對不對,但是他的茶壺的確好看。拿起來端詳,看看壺底的標價要小心不要把壺給摔了,那可是名貴的很。

古川子茶海作品
古川子茶壺作品
下面兩張是林明進的柴燒,我偏愛柴燒那種質樸、粗礦的特質。柴火燒窯時,木材的落灰跟陶土中的礦物質在高溫中產生化學反應,使得陶瓷有上釉效果,而這效果又是不可預測,所以柴窯吸引著一些特定族群的收藏者以及陶藝家,我覺得大多數的陶藝家的柴燒作品都大同小異,比較欣賞林瑞華的柴燒,但是他的作品價格買不下手。

明進個性風趣,在三峽老街藕園對面頂下一個店面自己開店,他在屋子後院佈置一個池子養魚,還搬了一個小土地公廟放在池邊。店裡有個閣樓,上去看著他的陶藝藏書,累了就躺下睡午覺。他的作品喜歡在杯子、茶盤旁放隻猴子(我想那是猴子,沒跟他求證過)。

鶯歌其他常去店有雲水草堂、陶華灼。雲水的東西很不錯,走高價位定價策略,東西觀賞價值超過實用價值,先入為主覺得老闆很生意人,所以漸漸不愛去了。
陶華灼李老闆很積極開發商品,每次去都可以看到一些新的陶藝作品,櫥窗擺飾很棒也常更換,他的店強調陶藝生活化,常有一些很討喜又值得玩賞的小東西,像12生肖文鎮、收納式的茶具組等等。他也喜愛古董民藝,常常一坐下聊天忘了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