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光陰的故事裡有一段是李立群一早起床盥洗沖澡後,圍著浴巾打開鐵門拿報紙,陰錯陽差的門被風吹上,於是他就開始一段努力開門過程,只有下半身圍著浴巾。

這樣橋段很熟悉,法國片就有好幾部類似劇情,艾曼紐琵雅穿著火辣睡袍全片中熱情演出,比起李立群要好看很多。 我記得以前跟 Lynch 說起這種電影,他貢獻了一個他以前看過的橋段,主角也是一個男人,出門拿的不是報紙,而是人家送到家門口的法國麵包,那男的連浴巾都沒有,只好用法國麵包遮住重點部位,的確是很恰當(現在想想用甜甜圈應該更恰當,不過那時候沒有 Mr. Donut,不會聯想到)。後來那男的肚子餓了,把法國麵包吃了,呵呵,女性觀眾有福了。

今天(94/06/05)跟仰道別後,回到家卻進不去,我沒帶key可以開門進去,而大姐要到晚上才回來。還好我有穿衣服,也有車可以代步。我琢磨著到哪去好呢 ? 到了國中母校對面,可惜沒有壹周刊,看看時報周刊也好。望著以前教室,印象最深刻的是坐在旁邊的女生,一天竟然穿著黑色內衣來上課,白色制服怎能遮掩,不知他感受如何,她送給我一張彈鋼琴照片,一直壓在書桌玻璃墊下,後來是不見了。心理回憶起很多事情,從國中到現在,就像影片剪輯般快速放映,打開電腦來記錄我喜愛的導演,電影的確陪我度過很多時光。


小津安二郎
唉,女兒要嫁人了,真是捨不得。 老男人向老友幽幽說出心裡感受。老友安慰他:你也別難過,畢竟我們也都娶了別人的女兒。

穿的那麼正式,是參加葬禮嗎? 居酒屋女主人問候進門的老客人。
恩,算是吧。
其實他才剛從女兒婚禮回來

小津安二郎,擅長描寫人生中的經歷,總是流露著淡淡的無奈,卻是令人在三回味,後勁十足。他的電影深深影響著他的影迷,有些人甚至以相同電影手法來表達對小津最大敬意,其中之ㄧ就是侯孝賢。當我再看一次戀戀風塵,祖孫兩人在劇終時,無言相對望天簡直讓你覺得在哪看過,我揣測這是侯導要表達對小津東京物語的喜愛。

小津的電影步調很慢,要很用心品嚐,他習慣把攝影機放在人坐在榻榻米時眼睛的高度,然後就不在移動攝影機,讓演員很自然的出鏡入鏡,這點我在悲情城市中祭拜祖先一幕感受到侯孝賢又再一次對小津致敬。聽說小津在電影開拍前,會把要拍的景先畫下來,(黑澤明也是這樣,當這些畫完成時,電影已經完成了,剩下只是把它拍出來給觀眾看)只是黑澤明未當導演時是畫家,這些畫可能比較有收藏價值。

偶爾,不是常常,小津還是會展現一些幽默感。例如小孩們愛玩比賽放屁的遊戲,其中總是由一個小孩贏得比賽,有一小孩說:誰叫他爸爸是在瓦斯公司上班。

沒看過他的電影又何彷,電影無法表現人生苦樂之萬分之一,活的真切體驗著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的無奈就比小津還要小津。

布紐爾

兩個男人在咖啡廳裡聊天,其中一個男人顯然不專心,不時偷喵隔桌性感風情的女郎,那女郎也大方地賣弄風騷。男人沒禮貌地離開座位約那女生就近風流快活,沒想到當他把女人內褲脫去,竟然看到小腹上寫著:布紐爾在此像你致敬。

這是布紐爾捉弄他的豬哥編劇的手法,當Lynch 跟我說著這故事時,我就對這導演很有好感,開始去視聽圖書館看他的作品。有段時間我寫信也都愛在信尾寫:Renoir在此向你致敬,我想他們不知道這典故,但是我卻有捉弄人的樂趣。 

你問我老有何好處,我告訴你,我不再有(性)慾求不滿的困擾。

布紐爾幽默風趣的語調,讀起他的自傳非常趣味。自傳中他談到死亡,也不改風趣。死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從棺木爬出來,到書報攤買所有報紙,回到他棺木悠閒的看著,想到世間發生那麼多事,都跟他沒關係了,很輕鬆。後來我入伍受訓時,第一次放假到三溫暖休息,就要服務生把過去一週報紙給我,翹著二郎腿看看過去一週世界上發生的事情。

在一次電影討論會中,大家口沫橫飛的分析一位導演的電影,最後由也出席的導演做結語,大家都希望他能對自己電影多做分析說明,他很簡短說:請不要再討論,開始用心看我的電影。

感謝很多朋友,他們聽過我一次又一次膚淺的述說著一些喜愛的電影,卻不曾抱怨,至少沒有當著我的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