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出門,先逛到頂溪市場,雖然有兩年沒來了,還是很快找到巷內的名豐豆腐。 看到已經有一排豆腐餅炸好,多了幾盒炸豆腐,這是盒子很推薦的,炸豆腐以前好像沒見過, 應該是我沒來這段期間的新產品。

我買了一個豆腐餅馬上吃完,那種熟悉的香酥口感依舊,很滿足帶著一盒炸豆腐去搭捷運,打包時老闆把水瀝乾, 跟我解釋說他們豆腐不加石灰,是用鹽滷所以質地軟嫩易出水。

進了南京東路站附近的辦公室後,我吃著一盒炸豆腐當早餐,想著還是豆腐餅好吃,入口香脆的口感 比起軟嫩的炸豆腐好吃多了。一口一塊炸豆腐有點狼狽,但是豆腐太柔嫩,如果不一次送入口, 根本無法用手拿好咬過的豆腐。炸豆腐入口後咬開酥皮,裡頭的豆腐像豆花般流瀉到嘴裡,舌尖體會 清清淡淡的黃豆香。

當我沒有沾任何調味料吃完一盒炸豆腐,竟然發現這豆腐有後勁,嘴裡還是留有淡淡黃豆香氣。如果我是 沾著辣醬或是胡椒鹽,絕對無法細細體驗到這滋味。突然之間,我對這炸豆腐有了好感,也喚起腦中一 些既有的想法。

有段時間我都會在週日晚上帶著爸種的青菜回到新竹,一定在週一、週二前把這些青菜吃完。我都是用 熱水燙熟後撈起食用,不加鹽或其他調味料。有時雖然像是嚼草,可是我喜歡那種單單純純只有青菜的 滋味。慢慢咀嚼,去分辨空心菜、莧菜的味道有何差別。我想,青菜也希望人們這樣吃它吧。

我常在一些飲食店看到老闆一端上一碗麵、一盤小菜,就有顧客把好幾湯匙辣椒醬加入,或是猛搖胡 椒罐,我不知道那樣的滋味是什麼?也不明白點什麼菜對他們有何意義?不都是辣椒、胡椒的味道嗎!

現在太多廚師根本不懂食材,所有的調味配菜,都是要以提味而不壓味為原則,可是現在都反了, 少有人認真去看待食材。我在三芝小劉家裡吃到用心思、花時間料理的菜,整顆蘿蔔、白菜剖半,只加一點點醬油上色 、提味,那樣的感動幾年過去了我都時常提起,但我不記得在哪吃到龍蝦、鮑魚令我懷念。

我最不愛看到廚師在休息、空閒時在抽菸吃檳榔,為何需要敏感味覺當作工作技能的人, 卻要把自己珍貴的味覺給麻痹了、糟塌了。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我是一直記誦在心。今天吃到輕淡卻深遠 滋味的炸豆腐,令我很感動。去名豐最聰明消費,買豆腐餅馬上吃(豆腐餅冷了的確不好吃, 裡頭豆腐會出水影響口感),再帶幾盒炸豆腐回家細細品味。


前一陣子寫的名豐豆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