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明茶園之茶館
當我們下山後已經溼透了衣裳,走在正午的柏油路上令人昏眩,所幸走一會就到怡明茶園,趕緊躲到室內 納涼。怡明茶園有三棟建築,一棟是餐廳、一棟是茶館、有著美麗鳳凰花木的一棟房子應該是老闆住家, 中庭可供停車。

我們沒有急著去用餐,先進入茶館一樓參觀,裡頭陳列有點凌亂,擺著一些茶葉販售。 看完一樓陳列的茶葉後,拾階登上二樓的茶館,傳統中國式茶館的擺設,隨處放置的骨董,跟其他店一般, 沒什麼特別。但是我覺得老闆的巧思在於把整棟建築跟週遭環境作有利的結合,(下圖)茶樓一側是梯田,於是整面牆開窗,不多做裝飾, 沒有什麼可以搶的過田園景色。(下下圖)另一側是老闆家庭院,沒什麼風景,於是用窗花做隔間,磚牆上鏤空圖案增加變化,座位也有別於靠梯田那邊的桌椅, 而是要席地而坐的方式。

店內很多好看的書籍,有藝術的、客家文物的、地方攝影等等。找個位子坐下,翻閱書籍, 店內對開的窗戶讓涼快自然風不絕吹入,是莫大享受。

這裡的茶因為不施農藥,所以小綠葉蟬得以生存,茶葉經過小綠葉蟬啃食,茶葉會自體產生發酵作用,造就膨風 茶蜜味香氣的獨特風味。採茶時還需用人工以"一心二葉"採收,再用傳統古法製作,才能有好的膨風茶。

膨風茶由來是日據時代有鄉人把當地茶葉拿去台北賣,台北人喝到那茶的獨特風味,以高價收買其茶葉。 待鄉人回家後告知鄉親,大家都譏諷他膨風(吹牛),從此膨風茶名聲不逕而走,現在它還有另一個名字, 叫東方美人茶。因為頭份跟新竹縣峨嵋相鄰,所以這附近的茶都是用相同名稱。

小綠葉蟬長這樣,翻拍茶館內的照片,他的體型很小(體長只有0.25公分)。


怡明茶園之餐館
在茶館時有一桌擺了菜餚,不時聞到菜香。我們被菜香吸引地飢腸轆轆,走去問老闆可以點餐嗎? 他們說這是他們要自己吃的中餐,要我們到對面餐館用餐。我們兩餓鬼飛快下樓到對面餐館,老闆娘 正好在門口,歡迎我們入內。

點菜這件事情,要看跟誰來吃飯有不同作法。要是跟心儀女生一起吃飯,當然第一次見面一定要尊重她的意見 ,看她想吃什麼。女生一定會說隨意,這時可是緊要關頭,絕對不能亂點菜,以免誤事。 所以跟女人第一次見面吃飯,我一定事先徵詢想吃什麼菜系,再帶去自己吃過且推薦的餐廳。

跟仰、咕嚕來吃飯,大家都有默契了,點一道我堅持要吃的菜後,就到處在餐廳裡看看。回到座位他們也點好菜, 通常咕嚕一定是點客家小炒,仰就沒那麼單調,多半會點個新鮮菜色,或是被咕嚕脅迫同意一些咕嚕自己想吃的菜。

店內一角擺個大茶壺,客人自己拿小茶壺,裝入茶葉泡茶,牆壁上還有海報教客人如何泡茶。 爬完山可以喝上好多水的,可是這裡茶比起老頭擺或是大江屋 差很多,我們只泡了兩壺。 (上次我們去大江屋,覺得茶好好喝,我們泡了六壺,我還拿喝飲料玻璃杯喝才過癮)。 這次我們點了三樣菜,因為颱風過後葉菜太貴,店內幾乎都不供應,我有點不滿意。

涼拌魚皮,鯛魚皮跟小黃瓜絲涼拌,女生應該很愛這道富含膠原蛋白的菜色。魚皮很有咬勁, 酸酸辣辣配上小黃瓜清脆口感,夏天很適合的開胃菜,。

黃金豆腐,上頭灑上蔥花、碎蝦仁。本以為是平常菜色,但老闆娘一直推薦是店內招牌,果然沒令她跌股。雞蛋豆腐外酥內嫩,那湯汁更是鮮美, 我一直拿來拌飯,邊吃邊稱讚仰會點菜。當我們吃完飯,在磕牙、泡茶聊天時,仰竟然打主意要吃第三碗飯,就是衝著這湯汁, 我無意中的把茶葉倒入盤裡,才打消他的念頭。

灑上茶粉的白飯,可惜那茶粉沒什麼香味。

酸辣花枝,鋪在高麗菜絲上,淋上醋、醬油拌成的醬汁,也是一道開胃菜。我都是一口花枝配上沾滿醬汁的高麗菜絲,不配飯吃。 這道菜要吃的快,一會時間炸花枝浸在醬汁中久了會軟,少了香香酥酥口感。



結帳時三道菜共五百元,老闆娘問我們吃的習慣嗎?我都會依情形看要說什麼,我跟老闆說涼拌魚皮有魚麟沒除乾淨, 飯後甜點用麥片粥不適合,畢竟大家都吃哪麼飽了,有需要再吃一碗像飯的食物嗎?我看老闆娘心沒打開,就不再多說了。

出了怡明茶園,往上坡走回到吊橋,這時看到其他人正準備開車要離去,這是我們今天走古道第一次看到人。 沿著賞鳥步道、松林步道下山,天氣好熱,車的方向盤是燙的,可是兩人意猶未盡,決定去悠悠小靜探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