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94年8月13日

位於三峽的北縣客家文化園區上週開幕,我爬完鳶山逛完三峽市場後,買了兩包素包子要帶回家孝敬 外婆。我想到上週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開幕,有很多精采活動,於是在派出所問了警察如何到園區。客家 文化園區位於三峽往樹林路上,那裏沒什麼住家,都是鐵皮工廠,一棟像客家圓樓的建築矗立其中很不 協調。
我九點多到,停車場上沒什麼車輛,館內也沒什麼人。進門前我觀賞著門口ㄇ字形的裝飾,(從右上角 順時鐘依序為)細看分別有代表客家的桐花、晴耕雨讀、惜字亭、伯公信仰。
(左圖)惜字愛字是客家人的習俗,惜字亭是客家部落特有的建築。(右圖)晴耕雨讀表達了客家人勤勉精 神,還有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小時候就看過文章,介紹美濃農家子弟往往都是碩博士,就對客家人重 視孩子教育印象深刻。


一樓特展室展覽古早留聲機及唱盤,也介紹了客家音樂。上了二樓,展覽室外有"好客書坊",陳列的 客家相關出版品還有客家音樂CD,可以試聽。

推門進入展覽室,現正特展油畫,都是客家村風情寫生。另外一邊展覽客家文物,不過很少。還有多媒 體自助教學區,可以帶上耳機學幾句簡單客家話,包括四縣腔、饒平腔、海陸腔、紹安腔。我還學到一 句客家俚語-"修屋趁好天,讀書趁少年",意思不言可喻。

中間有個展覽陳列的客家人的宗祠空間,牆壁上寫著俊秀書法,吊著一件傳統黑衣裳,氣氛真的很棒。 我很喜歡有片牆寫著書法,打上燈光就很美。

多媒體放印室前有個展覽引起我觀賞很久,上下紅框像是觀景框界限了人們觀賞的區域,一整排曲線排 列的電視播放著挑擔的人走著的畫面,出了一台電視會走入隔壁一台電視。這典故是自從民國七十四年 北縣每年七月義民節祭典,會舉辦千人挑擔穿梭街巷。

走進仔細一看,牆壁上也有投影,不停切換著各種場景,有義民廟神豬比賽、廟宇樑柱、門神繪畫等等 ,這些靜態切換的畫面,都有一個不停走動的挑擔人在上面,象徵著義民祭時虔誠的信徒,不辭辛勞的 挑擔走過很多地方。而我的解讀是不停更換的影像代表著各種客家文化,而客家文化園區要保存這些文 化內涵,是任重道遠。

因為我早上九點多就到,館內幾乎沒有參觀民眾,有好幾櫃展覽燈是關著的,等我走近突然一亮,給 我很大驚喜。不停播放的多媒體影片解說館內的藝術展覽及北縣內國小客語教學,秀山國小的老師說 到"寧賣祖先田,莫忘祖先言",所以該校積極推廣母語教學,我看到影片中小朋友唱遊課是唱著客家 歌謠,還有阿淘哥的歌。影片中還有訪問一位老婆婆,她說:以前祖先傳下來的話不講了,就是背祖。

一樓有一間客家養生餐廳,門口以魚鱗瓦裝飾,進去後發現裝潢古意前衛兼具。以客家藍染的藍色為主軸,包廂用仿 紅磚造型隔間。我打開菜單,店內以個人套餐為主,也提供擂茶、飲料。

二樓迴廊是下午茶空間,建築中庭也是午茶座位。

在演藝廳前遠眺鳶山。


當我看完展覽後,走到演藝廳後發現有劇場演出,才坐下看一會就謝幕了,真是可惜。看了時間表,明 天下午兩點還有一場戲碼,也許要再來看。看著跟歌仔戲很像的身段、戲服,雖然我聽不懂客家話,並 不會阻絕我欣賞的趣味。

如果把文化園區內的動態表演抽離,其實整個館內靜態展覽是很貧乏。所以趁開幕時去看動態演出更有 意思。

怎麼去:
北二高三鶯交流道下往鶯歌方向,一下交流道的紅綠燈右轉,從消防隊旁的馬路進去,前行數百公尺 即可看到客家圓樓造型的客家文化園區。
大眾運輸可搭火車到鶯歌,再轉搭往三峽公車,過了鶯歌三峽間的橋後下車,步行到園區。
假日縣政府還有三鶯文化專車,來往於鶯歌陶博館、文化園區及李梅樹美術館。同時有文化套票, 只要花99元即可參觀鶯歌陶博館、文化園區及李梅樹美術館,及一日內無限次搭乘文化專車。這很 划算,因為單是鶯歌陶博館成人票就不止90元,所以建議買文化套票。短短幾公里內,有鶯歌老街、 陶博館、文化園區、三峽老街、祖師廟、李梅樹美術館,我發現三鶯地區已經有藝術走廊的雛形。

有興趣請上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xionwhe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